周恩來、鄧穎超貼身警衛(wèi)、原中央警衛(wèi)局副局長高振普少將作客人民網(wǎng),向網(wǎng)友講述記憶中的周總理。 高振普介紹說,總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都是按照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同志的思想作風去辦事,受他們言傳身教的影響。
周恩來總理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十分嚴格,他曾說:“對親屬到底是你影響他,還是他影響你?我呼吁,我們的領(lǐng)導干部包括我在內(nèi),都應該作出一點表率來! 1968年,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健前往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插隊前,周恩來把她叫來反復叮囑:“你到內(nèi)蒙古牧區(qū)去,一定要和蒙古族的同志搞好團結(jié),虛心向他們學習,做貧下中牧的好女兒。
“我給你講講我第一次見毛主席吧!2011年1月的一個下午,國民黨高級將領(lǐng)張治中的小兒子張一純老先生笑著對《小康》記者說。
讀了這篇《舉輕若重的偉大公仆》,不禁再一次為周總理那崇高風范和偉大人格所折服。文中列舉的事例讓我們讀到他舉輕若重的背后,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執(zhí)著,對黨的事業(yè)的忠貞不渝,對人民群眾的深沉情懷,對革命工作的高度負責。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肩負民族民主革命的雙重任務,只有偉大政黨才能擔負起這個偉大使命。1939年,毛澤東在《〈共產(chǎn)黨人〉發(fā)刊詞》中明確提出“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chǎn)黨”這一目標。
鄧穎超在廬山 雖然周總理和鄧大姐生前一再對我講過,“我們死后你不要宣傳我們,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比起那些犧牲的烈士,我們算得了什么?要宣傳就多宣傳那些烈士!钡,在這一點上我沒按照兩位老人家的囑托做,因為我考慮他們?yōu)槿嗣窈蛧曳瞰I了一生,他們的精神和事跡值得大家學習。
繼最早毛澤東個人傳記上月現(xiàn)身武漢后,紅色收藏家姜小平先生披露其珍藏的1938年武漢版《周恩來和鄧穎超》個人傳記。據(jù)悉,該文獻為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有關(guān)周恩來和鄧穎超個人傳記及文選的單行本圖書。
本文摘自《文史參考》2011年第3期,封面故事:領(lǐng)袖們的春節(jié) 周總理的三頓“年夜飯” 總理周恩來生活很儉樸,但他卻是世人皆知的美食家。因為他生于淮揚菜的發(fā)祥地淮安楚州城,因此對淮揚菜更是情有獨鐘。
延安整風期間,南方局機關(guān)每周安排一天作為黨日。通常這天下午在紅巖嘴13號一樓“救亡室”內(nèi)舉行學習報告會,主講人主要是周恩來、董必武,還有南方局各部門的負責同志以及像郭沫若這樣的專家。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來45歲生日。當天晚上,他在辦公室寫下了著名的《我的修養(yǎng)要則》,對自己提出了嚴格要求:加緊學習,努力工作,堅持原則,向群眾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