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4日14:49 來源:淮安日報
編者按:周恩來一生至情至性、至高至圣、大智大勇、鞠躬盡瘁。他出身名門,卻是苦難童年;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求索救國救民真理;拒絕蔣介石委任要職,發(fā)動組織指揮上海工人運動和南昌起義,實施戰(zhàn)略大轉(zhuǎn)移,力主毛澤東進黨中央領(lǐng)導核心;處置西安事變“逼蔣抗日”,赴國統(tǒng)區(qū)與蔣介石斗智斗勇,艱難推進民主進程;開國前夜,秉筆起草《共同綱領(lǐng)》,籌備開國大典,組建政務(wù)院,運籌抗美援朝,編制“一五”計劃;代表新中國走上國際舞臺,打開外交局面,實現(xiàn)中法、中日、中美建交;“文革”中苦撐危局,殫精竭慮保護干部,千方百計維持經(jīng)濟運轉(zhuǎn),果斷處置林彪事件;病魔纏身的晚年歲月,同江青一伙較量,把鄧小平重新推上前臺……值此周恩來誕辰120周年之際,淮安黨史工辦推出“杰出楷!毕盗,再現(xiàn)偉人的真情與風采。
【成分】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chǎn)黨人,不要忘記我們是革命者,任何時候都不要喪失理想信念。永葆理想的底色和信仰的力量,是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作為周恩來總理家鄉(xiāng)的黨員干部,更要在踐行初心上作出示范。
【原料】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chǎn)黨遭受了嚴重的困難。在生死考驗面前,周恩來對革命的信仰堅如磐石,致電中共中央提出迅速出師討伐蔣介石,并組織領(lǐng)導了南昌起義。
起義軍在南下途中,恰逢酷暑,加上負重過多,人困馬乏。有戰(zhàn)士回憶,每天行軍休息下來的時候,因為過度疲勞,總是一倒地就呼呼入睡。往往一覺醒來,看見周恩來同志還在豆油燈下工作或踱著步子,默默沉思。周恩來頑強的革命意志,給廣大指戰(zhàn)員以極大的鼓舞。起義部隊南下不久,周恩來身染重病,有同志勸他離開部隊,他堅定地說:“我的病不要緊,能支撐得住,我不能脫離部隊,準備到海陸豐去,扯起蘇維埃的旗幟來。”當部隊到達流沙時,他高燒不退,時常處在昏迷狀態(tài),有時神志不清,還在喊:“沖啊!沖啊!”
周恩來的革命信仰一直堅持到生命的最后時刻。彌留之際,他還要來《國際歌》歌片,用微弱聲音吟唱,對守在身邊的鄧穎超說:“我堅信全世界共產(chǎn)主義一定能實現(xiàn),團結(jié)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會實現(xiàn)!”
以身許黨許國,周恩來用畢生實踐著理想信念,信念的光輝也照亮了他的一生。
(供稿人 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