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首頁人民網(wǎng)首頁|頻道首頁|網(wǎng)站地圖
領(lǐng)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wǎng)

周總理對自己和家屬都很嚴格 讓侄子勞動教養(yǎng)【2】

2018年08月22日15:09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雖然周總理對親屬要求很嚴格,但在內(nèi)心里,他和鄧大姐對于那些肯聽話,能支持他工作的侄兒侄女卻是給予了更多的照顧。像周總理那個回原籍教書的侄媳婦,鄧大姐一直對她都很關(guān)照,要看病幫助找醫(yī)生,生活困難也多次給予資助,這種關(guān)照一直堅持到鄧大姐去世。而對于那個脫下軍裝的侄女,鄧大姐給予的關(guān)照就更多了,每年她從內(nèi)蒙回來,鄧大姐都要給她些零用錢或買幾件衣服。當時買布得用布票,每個人一年都有定量,有時候鄧大姐的布票用完了,她就向我們工作人員借。后來,周總理的那個侄女在內(nèi)蒙成了家,欠下幾百元錢,以她當時一個月幾十元錢的收入,很難還清那筆債務(wù)。有一次,她來北京,我問她有什么困難,她就和我提起這件事兒,我告訴了鄧大姐。聽說侄女有困難,鄧大姐什么也沒多問,立刻拿出幾百元錢讓我給她。我知道,她是從心里不愿委屈了那些聽話的孩子。

  周總理還有一個侄子,以前在國民黨部隊里當過兵,沾染了很多惡習(xí)。解放后,他在山東又到處亂吹自己是周恩來的侄子,還在20世紀60年代初犯了一些很嚴重的錯誤。周總理知道后,幾次讓辦公室給當?shù)赜嘘P(guān)部門寫信,提出對他侄子要勞動教養(yǎng)。周總理還特意讓有關(guān)部門轉(zhuǎn)告他侄子:“要老老實實接受改造,把自己改造成新中國的好公民,如果不痛改前非,就不再認他是我侄子!痹趯χ蹲訃栏褚蟮耐瑫r,周總理還特別強調(diào),如果侄子家生活有困難不要由政府補助,有什么事情要告訴他,由他自己出錢照顧,不要增加政府的負擔。信發(fā)出后,當?shù)赜嘘P(guān)部門沒有及時把情況反饋回來,周總理和鄧大姐不放心,又幾次讓辦公室催問。周總理、鄧大姐對這個侄子的母親也一直十分關(guān)心,他們對她的補助關(guān)照一直持續(xù)到她去世。

  既嚴格又關(guān)心,這是周總理對自己親屬的一貫原則。20世紀80年代,我在整理周總理和鄧大姐的一些遺稿時,還發(fā)現(xiàn)過周總理給家鄉(xiāng)政府部門的一些信件,內(nèi)容多是對自己親戚的一些私事的處理。周總理在處理這些私事的過程中一直強調(diào)費用由他負擔。

  周總理有一個嬸母,20世紀50年代患了重病,一直在淮安縣人民醫(yī)院住院,1956年月10月,淮安縣人民醫(yī)院給周總理寫了一封信,報告了他嬸母的病情,周總理收到信后沒幾天就給當?shù)卣畬懥嘶匦,信的全文如下?br />
  淮安縣人民委員會:

  前幾天接到縣人民醫(yī)院一信,知我嬸母的病最近又重發(fā),陶華來信說你們也常派人去看望和給治療,謝謝你們親切的關(guān)心和照顧。

  我嬸母的病我知道無法治療,今后一切治療還要麻煩你們(請縣人民醫(yī)院治療好了),不要向外地轉(zhuǎn)治。如果治療無效,一切后事也請你們代為辦理。但要本著節(jié)約和簡樸的精神辦理,F(xiàn)寄去人民幣貳百元,作為治療和辦理后事的費用,如不夠時請你們先墊付,事后來信說明支付情況,我再補錢去。此致,

  敬禮!

  周恩來(蓋章)

  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ù诵耪埲嗣襻t(yī)院負責(zé)同志一閱,不另附信。)

  周總理的嬸母1956年底去世后,他怕以前寄的錢不夠,又囑咐辦公室給地方去信,請他們把費用單據(jù)寄來,并拿出由自己的工資補齊差額。后來,周總理的弟媳陶華患病,他也多次把醫(yī)療費直接寄給縣醫(yī)院,我在整理東西時就發(fā)現(xiàn)淮安縣給周總理寄的54.28元的醫(yī)療費單據(jù)和周總理讓辦公室匯錢后列的應(yīng)付款清單。

  對周總理原籍的幾間老屋,淮安縣政府幾次想把這些房子重修一下,周總理知道后堅決反對重修。這件事我在總理辦公室工作時曾聽說過,但對細節(jié)了解不多,直到我在鄧大姐 身邊工作后,才對周總理的家事有了更多了解,這一方面是因為鄧大姐同我講了很多情況,另一方面是后來有些事都是周總理和鄧大姐交給我辦的。1992年,我在清理文件時,發(fā)現(xiàn)了幾封周總理或鄧大姐給家鄉(xiāng)政府寫的信,讀后感觸特別深。

  1958年,周總理就親自寫信給淮安縣政府,認為修房之事“萬萬不可”,總理在信中這樣說:

  “解放初期,縣府曾經(jīng)重修我家房屋,我已經(jīng)萬分不安。當時,我曾考慮過將這所舊屋交給公家處理,但由于我家嬸母還在,又恐房子交給公家后,公家拿它作紀念館更加不好因而拖延至今。

  現(xiàn)在正好乘著這個機會,由我寄錢給你們先將屋子漏的部分修好然后獎(除)陶華住的房子外的全部房院交給公家處理,陶華也不再收房租。此事我將同時函告陶華,并隨此信附去人民幣50元,如不夠用,當再補寄。

  在公家接管房院后,我提出兩個請求:一是萬不要再拿這所房院做紀念,引人參觀。如有人問及,可說我來信否認這是我的出生房屋,而且我反對引人參觀。實際上,從我嬸母當年來京談話中得知,我幼時同我寡母居住院的房屋子早已塌為平地了,別人傳說,都不可靠。二是如公家無需要,最好不使原住這所房屋子的住戶遷移。后一個請求,請你們酌辦;前一個請求,無論如何,要求你們答應(yīng),否則, 我將不斷寫信請求,直到你們答應(yīng)為止。還有,我家有一點墳地,落坐在何方,我已經(jīng)記不得了。如淮安提倡平墳,有人認出,請即采用深埋法了之,不必再征求我的意見,我先此函告為證。個人家事,麻煩你們甚多,謹致謝意!

  周總理的這封信寄到淮安后,在當?shù)卣桶傩臻g引起很大震動。遵照周總理的意見,淮安縣政府也沒有再修他老家的房屋。

  然而到了1973年,淮安縣不知怎的又想起要修房子,這件事傳到周總理耳朵里,他十分著急。那年的11月4日,周總理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交待我馬上請國務(wù)院辦公室的吳慶彤同志立即給淮安打電話傳達他的意見,吳慶彤當即給淮安縣委的一個副書記打了電話。當周總理聽說淮安縣準備將他家的老屋修繕后作為圖書館后,又讓我轉(zhuǎn)達他的了三點指示:第一,不許維修;第二,不許動員院里的住戶搬家;第三,不許讓人去參觀。其實,淮安縣早在文革前就已經(jīng)準備把周總理家的老屋的東院改做圖書館,而且已經(jīng)占了三間當作書庫,這回聽了周總理的指示,他們決定停止施工;窗部h還報告說,縣里沒組織過參觀周總理故居這樣的活動,但還是有遠道而來的參觀者,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決定,要對工作人員進行教育,不隨便帶人到那座院子參觀,對外地的要求參觀者也一概拒絕。這件事,直到吳慶彤辦后寫了匯報,周總理才放心了。

  1976年,周總理去世后,淮安縣又把修周總理故居的事提上了議事日程。周總理的侄子周爾輝聽到信兒后立刻給鄧大姐寫信告知了這一情況。鄧大姐接到信后十分不安,她無論如何也不愿意違反周總理的生前的意愿,便親筆給侄子周爾輝、侄媳孫桂云和淮安縣委的領(lǐng)導(dǎo)寫了一封信,千叮嚀萬囑咐不許修房子。鄧大姐在信中強調(diào):“關(guān)于整理修建你們的伯伯周恩來同志故居一事,你們及時告知我,這樣做很好,你們的三點意見,也是正確的,既遵循周恩來同志生前一貫的主張,所采取堅決反對的立場,同時又照顧到當前形勢,從全局、從大局出發(fā),要求縣委停修的做法我完全同意。中央亦無此項安排。我作為周恩來同志的家屬,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我懇切的要求縣委同志,立即停止修建之事。并以此信傳達層層縣委避免今后再出此事!编嚧蠼氵說,關(guān)于修建周恩來同志故居之事,周總理在世時曾多次阻止,懇請縣委領(lǐng)導(dǎo)同志們最好能遵照死者的意見辦,以作為對他的最好紀念。鑒于當?shù)厝罕娨蠼ㄖ芸偫砉示拥囊蠛軓娏遥嚧蠼阋笏麄兌嘞蛉罕娮鼋忉尮ぷ,說服他們。鄧大姐還說她對那些能夠理解并執(zhí)行總理生前愿望的干部群眾表示感謝。在信的最后,大姐再次要求縣委的同志們批準她的請求,同時希望能得到一個肯定的答復(fù)。

  遺憾的是,大姐的這次請求沒能得到當?shù)卣闹С,淮安最終還是決定重修周總理故居。對此,鄧大姐顯得很有些無奈,但她沒有再說什么,生前也沒去參觀過周總理的故居。

(責(zé)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nèi)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lián)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